
回转窑在运行中是倾斜安装的,一般倾斜角度为2%~5%(约1°~3°),目的是让物料从高端进入后,在筒体旋转的作用下,依靠重力向低端移动,实现连续进料与出料。
如果倾斜角度不合适,可能会导致以下问题:
物料停留时间过长或过短,影响煅烧质量;
筒体负荷不均,增加传动系统负担;
支撑轮磨损加剧,缩短设备寿命;
窑内火焰燃烧不稳定,热效率下降。
因此,根据生产工艺需求适时进行上下调整,是确保回转窑高效稳定运行的重要手段。
二、回转窑上下调整的方法
回转窑的上下调整主要是通过托轮装置来实现的。托轮是支撑窑体并允许其缓慢旋转的关键部件,通过对托轮高度的微调,可以改变窑体的倾斜角度。
1.托轮调整法(最常用)
这是最常见的调整方式,适用于日常维护和小幅度调节。具体步骤如下:
停机检查:在调整前,应确保窑体完全停止运转,并切断电源,确保操作安全。
测量当前倾角:使用水平仪或激光测距仪测量当前窑体的倾斜角度。
松开锁紧螺母:找到托轮支架上的调节螺栓,适当松开固定螺母。
升降调节:
提升窑体高端:顺时针旋转调节螺栓,可抬高托轮位置,使窑体高端上升。
降低窑体高端:逆时针旋转调节螺栓,可降低托轮高度,使高端下沉。
复测角度:调整后再次测量窑体倾斜角度,确保达到工艺要求。
试运行观察:启动窑体低速运转,观察筒体运行是否平稳、托轮接触是否均匀。
每次调整幅度不宜过大,建议以0.1°~0.2°为宜,逐步到位。
2.基础垫片调整法(适用于大修或安装阶段)
在设备安装或大修时,也可以通过在托轮底座加减垫片的方式,一次性调整窑体的整体倾斜角度。
加垫片→抬高一侧托轮→提升窑体该侧高度;
减垫片→降低托轮高度→使该侧窑体下沉。
此方法调整幅度较大,通常用于初始安装或重大改造场合。
三、调整时的注意事项
安全第一:调整前必须断电、挂牌警示,防止误启动造成伤害。
同步调整:若采用多组托轮支撑,应尽量同步调整两侧托轮,避免单边受力不均。
润滑保养:调整完成后应对托轮轴承进行润滑,确保运行顺畅。
监测温度与振动:调整后要密切观察窑体运行状态,如有异常震动或高温应及时停机检查。
结合生产情况调整:根据物料特性、产量变化等因素灵活调整,不能机械照搬标准参数。
四、常见问题及处理方法
在调整过程中,可能会遇到一些典型问题,例如:
窑体“爬坡”或“下滑”:可能是托轮高度不一致或润滑不良,需要重新调整托轮高度并加强润滑;
托轮局部磨损严重:通常是由于倾斜角度不合理或偏载引起,应重新校正倾角,确保窑体居中运行;
物料流动速度异常:可能是倾斜角度设置不当,需根据工艺要求进行微调;
传动电机负载增大:说明窑体运行阻力加大,可能由倾斜角度不合理或筒体变形引起,应检查窑体运行状态并合理调整托轮。

综上所述,回转窑的上下调整是一项技术性较强的操作,直接影响到整个生产线的稳定性和产品质量。通过合理调节托轮高度,控制窑体倾斜角度,可以有效优化物料流动、提高热效率、减少设备损耗。感谢阅读,想了解更多欢迎继续阅读《回转窑有哪些设备,回转窑主要构成部件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