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回转窑通常长达数十米甚至上百米,重量可达数百吨,对基础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要求极高。安装前必须严格检查基础的施工质量:
混凝土强度达标:基础混凝土必须达到设计强度的75%以上,方可进行设备就位;
标高与中心线复核:基础的纵横中心线、地脚螺栓孔位置、预埋钢板标高必须精确测量,误差控制在±2mm以内;
预留沉降观测点:大型回转窑应设置沉降观测点,便于后期监测基础是否均匀沉降。
基础不稳,设备再好也难平稳运行。因此,基础验收是安装前的“第一道关”。
二、托轮与支承装置安装:找正精度是核心
回转窑由多个托轮组支撑,筒体在托轮上缓慢旋转。托轮的安装精度直接影响筒体的受力分布和运行平稳性。
托轮标高与中心对齐:所有托轮组的中心线必须在同一直线上,且与窑体轴线平行。标高偏差应小于1mm,中心线偏差不超过0.5mm;
托轮倾斜角度控制:托轮需按设计角度(通常为2.5°~3.5°)倾斜,以保证窑体在热态下能自然上行或下行,避免“窜窑”;
轴承润滑到位:安装前应检查轴承座密封性,加注高温润滑脂,确保长期运行不缺油。
托轮安装后需进行“冷态找正”,使用激光对中仪或经纬仪进行多点测量,确保整体几何精度。
三、筒体吊装与对接:防变形与焊接质量
回转窑筒体通常分段运输,现场需进行吊装拼接。此过程极易因操作不当导致筒体变形或焊缝开裂。
吊装点选择合理:吊装时必须使用专用吊具,吊点应设在轮带或加强圈附近,避免在筒体薄弱部位施力;
对接间隙控制:两段筒体对接时,周向间隙应均匀,错边量不得超过壁厚的10%;
焊接工艺严格:采用对称焊接、分段退焊等工艺,减少焊接应力。焊后需进行无损检测(如超声波或射线探伤),确保焊缝质量100%合格。
筒体焊接是“不可逆”工序,一旦出现质量问题,后期修复成本极高。
四、传动系统安装:确保动力平稳传递
回转窑的传动系统包括减速机、大小齿轮、液压挡轮等,安装时需特别注意:
大小齿轮啮合精度:齿侧间隙、接触斑点必须符合标准,避免因啮合不良导致振动或断齿;
电机与减速机对中:联轴器的径向和轴向偏差应小于0.1mm,防止设备运行时产生额外扭矩;
液压挡轮调试:用于控制窑体轴向窜动,安装后需进行压力测试和动作灵敏度检查。
五、附属设备与系统联调
回转窑安装还包括密封装置、燃烧器、冷却系统、监测仪表等附属设备的配套安装。
密封装置安装:窑头、窑尾密封必须严密,防止漏风、漏料,影响热效率;
热态调试:冷态安装完成后,需进行空载试车、逐步升温、带料试运行等阶段,密切监测托轮温度、电流、振动等参数,及时调整。

回转窑的安装不是简单的“搭积木”,而是一项系统性、高精度的工程。每一个环节都环环相扣,任何细微疏忽都可能埋下隐患。因此,必须遵循“规范施工、精细操作、全程监控”的原则,由经验丰富的专业团队执行。感谢阅读,想了解更多欢迎继续阅读《高温实验回转窑的用途有哪些,本文来告诉你》。